回到主页

北京周报:彩虹友善医疗计划

推动艾滋病零歧视服务

· 终结艾滋

11月28日,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在京召开了“健康中国:彩虹友善医疗计划”研讨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多元性别群体健康状况一期报告》,揭示出多元性别群体当前在健康医疗领域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活动现场启动了“彩虹友善医疗计划”,力求减少和消除多元性别群体、艾滋病感染者就医中的歧视,推动医疗机构营造友善医疗环境,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让人人获得公平、有效、可及的健康服务成为可能。

  多元性别群体,是指在传统主流二元性别之外,在自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或性取向等方面展现多样化,包括在这些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人,如:同性恋者、双性恋、跨性别者等。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被主流社会所忽视,属于边缘和弱势的一个群体。比如在健康医疗方面,多元性别群体难以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服务与有效支持,甚至还存着在许多误解与歧视。

  “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绝症”,但“我活的很精彩,不用给别人看”,多元性别群体代表萧翎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男同性恋者,同时又是听障人士的抗艾经历。他因在家乡医疗机构受到歧视,选择到北京接受抗病毒治疗。打工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听障人士抗艾的志愿服务。“每个人都不是孤独的”,萧翎表示。

  报告搜集了1300个样本,结果显示:面对医疗服务时,61%的多元性别人士害怕被医护人员区别对待。有42%的多元性别人士明确表示,就医时不会且从不透露自身的性取向与性别认同。如果医护人员一旦获知多元性别人士的性取向或性少数身份,多元性别人士就很有可能面临很多困难。有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透露自身性少数身份时,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区别对待。另外有38.1%的艾滋病感染者表示,在领取HIV确证结果时没有得到充分的咨询与讲解。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周凯博士对报告的发布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这份报告定性、定量地评估了性少数群体的健康需求,非常好地弥补了现在的空缺,在当前的艾滋病研究领域中非常需要对这个群体的研究,加强更多了解”。周凯表示,我国关于性少数群体人数规模的数据尚不完善,“1300个样本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并不算少,能够开始了解该群体的需求就很好,”她对本刊记者说。

  中国社会学家李银河教授表示“客观地说,艾滋病的出现使人们注意到同性恋生存状况的一个因素,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抱怨同性恋议题被艾滋病绑架了,每当媒体上出现同性恋必定是在谈艾滋病,这是一个可悲的链接”。她认为,反对对同性恋歧视,加强同性恋群体的防病意识,是防治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和能够奏效的措施;而对同性恋的歧视,则不仅是对同性恋群体的伤害,也将祸及整个社会。

  “艾滋病零歧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令坤提出,零歧视应该多去思考如何通过调整制度、改善服务内容和流程、增强知识储备、提高咨询问诊技巧、给予情绪支援、提供充足可及的有效资讯、营造安全友善问诊环境,来保证零歧视在各级医疗单位的落实。

broke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