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南方周末:中国首份多元性别群体健康状况报告发布

61%的人害怕遭遇医疗歧视

· 媒体报道,终结艾滋
broken image

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前,一份特别的报告在京发布。

11月28日,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召开“健康中国:彩虹友善医疗计划”研讨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多元性别群体健康状况一期报告》(下称《报告》),揭示出多元性别群体当前在健康医疗领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社会学家李银河、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官员周凯做了主题发言。

所谓多元性别,总称LGBT,是指在传统主流二元性别之外,在一个人自我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或性取向等方面展现出多样化。包括在性倾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等方面属于少数群体的所有人,具体表现为: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间性人,他们有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间性人、酷儿等。

“多元性别往往被主流群体所忽视,是最边缘和弱势的群体。在医疗健康方面,也难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服务和医疗支持,甚至存在诸多误解和歧视。”《报告》写道。

通过一千两百多份针对多元性别群体的问卷调查发现,歧视可能普遍存在。《报告》显示,面对医疗服务时,61%的多元性别人士害怕被医护人员区别对待。

多元性别遭遇医疗歧视

“我是聋人,又是男同性恋,还是HIV感染者。”研讨会现场,一位多元性别群体的代表发言,因为聋哑障碍,他通过手语讲述了自己在医院查出HIV时的亲身经历,让人感慨。“医生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给我开检测HIV化验单,抽血化验护士态度不好,说话嗓门很大,让我拿出身份证,把旁边的病人都被吓跑了,我心里很难受。”

这并非个例。有31%的《报告》问卷受访者表示,曾有过拖延就医的行为,其中40%的人表示,拖延就医与多元性别身份相关。有42%的多元性别人士明确表示,就医时不会且从不透露自身的性取向与性别认同。

“如果医护人员一旦获知多元性别人士的性取向或性少数身份时,患者会受到医护人员的区别对待。社会的歧视导致多元性别群体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会对就医产生心理恐惧,而这些现象危害到这一群体的生命健康。”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令坤解释,多元性别群体可能更加敏感。

据了解,此次调查问卷的对象,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还有双性恋、跨性别等多种身份人群。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所以比较难接触到偏远地区以及年龄较大的多元性别群体。

报告还指出,当今社会,性别不平等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中国,在传统主流二元性别之外,其实存在着数量可观的多元性别群体,他们更需要安全友善“零歧视”的社会氛围。

艾滋病加剧社会歧视

“这次民间公益组织的调查,都是一手数据,许多信息是既往的专业调查没有发现的。”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中国办公室首席医学官李志军表示这份报告看过后很震撼。

他举例说,报告首次披露了对艾滋病咨询,尤其是确诊以后的信息咨询状况。报告指出,有38.1%的艾滋病感染者表示,在拿到HIV确诊结果时没有得到充分的咨询与讲解。原因可能是对提供咨询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也可能是人员配置不够。“但这都引起更多的关注,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比对艾滋病的科研进展慢得多,艾滋病的科研进展到可以让艾滋病的病人活的和正常人一样长,但大家对于艾滋病的理解却依然停留在这是一个马上就会死的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官员周凯无奈地说。

“但一个健康的感染者站出来说,我依旧很健康,我依旧可以生活、工作,会比我们专业人士呼吁要强得多。”周凯呼吁,能有更多人主动站出来,宣传艾滋病的知识,以此消除对艾滋病,甚至包括对多元性别人群的歧视。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同样在会上呼吁,对于多元性别人群,应当“从爱出发,关怀,绝对不歧视”。

报告还提到,2015年9月,中国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经指出,这些发展目标都立足于一条根本原则:决不落下一个人,“我们要想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团结所有人士,无论他(她)们的性倾向和性别身份如何”。而在中国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显著改善健康公平,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并要惠及全体人民。“这都要求社会重新思考和重视多元性别群体的正当健康与生活需求。”

“这份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还是相对乐观的,也许实际情况比我们收集到的内容还要严重。”孔令坤在报告最后补充说。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